主页公司名称

您的位置: 首页
新闻中心
基层动态

绿塘煤矿:精耕细作守底线 科技赋能提质效

作者: 陈泽宾 田仁贵   发布日期: 2025年11月15日   来源: 绿塘煤矿

四季度是决战决胜全年目标的关键时期。绿塘煤矿紧扣山东能源集团战略部署,以“治本攻坚”为主线,聚力“智能化”与“精益化”双轮驱动,全体干部职工正以高度的责任感,扎实推进各项工作,确保年度任务圆满收官。

1

在绿塘煤矿,安全是贯穿年终冲刺一切工作的首要前提,“严”是这里最鲜明的底色。矿井将每月24日固定为“双全日”,集中开展“系统隐患排查+全员查‘三违’反‘三违’”活动。“我们通过‘八步工作法’,把11个大系统、25个子系统拆解成283项具体内容,制作了1900余张‘岗位明白卡’和1100余张‘设备明白卡’,确保每台设备、每条巷道都有人包保,实现闭环管理。”矿安全负责人介绍。这种系统化、精细化的管理,让隐患排查从“被动应对”转向了“主动出击”。

1

对于重点工程,矿井执行更为严格的“铁腕”管控。施工前48小时必须报备,矿领导全程盯班,严格做到“无视频不作业”,事后及时复盘。今年以来安全完成通风系统改造抽采系统改造64项重点工程,均实现了“将风险解决在现场”,为冲刺年终筑起了坚实“防火墙”。

作为瓦斯突出矿井,绿塘煤矿将治理灾害视为解放生产力、保障安全力的关键。该矿探索出独具特色的近距离煤层群联合治理模式。“我们创新利用一条共享底抽巷,通过‘一巷多用’的穿层钻孔,对上覆多个煤层进行预抽,开采一层即为另一层卸压,形成了治理大格局。”通防技术专家解释道。这一路径不仅高效,更兼具经济性。

2

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结出硕果超高压水力割缝使抽采效果提升一倍;“110”工法切顶留巷累计推进450米,直接减少了掘进工程量;初采初放瓦斯封堵技术成功杜绝了工作面初采期间的瓦斯超限。截至10月底,矿井瓦斯抽采量达1919万m³,利用量1282万m³。配套的瓦斯发电厂预计全年发电3000万度,创效超2100万元,真正将瓦斯“变废为宝”,实现了安全与效益的双赢。

3

走进今年4月份建成的11605智能化综采工作面,生产方式已发生历史性变革。“现在是以自动控制为主、人工干预为辅,这不仅是技术升级,更是安全理念和运营模式的深刻变革。”采煤队负责人表示。该面已安全推进430米,产煤35.7万吨10月24日以优异表现通过贵州省能源局专家组验收,获评“复杂地质条件下智能化开采的典型案例”。

03

智能化的浪潮正席卷矿井各个系统。主运输系统实现无人值守;排水、瓦斯抽采、通风等系统自动化水平持续提升。2025年再投入的288万元初级智能煤矿建设资金,正推动绿塘在“减人增效、减人保安”的征程上稳步前行。

在依靠科技攻坚克难的同时,绿塘煤矿将“精益化”理念深度融入管理细节,向管理要效益、要安全、要效率。

在瓦斯利用上,矿井将其视作宝贵资源。通过精细化运营发电厂,日发电量达9.2万度,预计全年节约电费约1500万元,并可获补贴约600万元。在辅助运输系统,全面推广单轨吊替代绞车,不仅更安全,运输流程也得到优化。在供电系统,通过更换老旧高压开关柜、加快双回路投运等项目,供电可靠性显著提升,为安全生产提供了稳定保障。

4

面对采掘接续紧张的“卡脖子”难题,矿井通过精益分析,做出了暂缓南三采区、优先开拓南二采区16煤层的战略决策,逐步形成“16煤+6中煤”工作面交替生产的科学布局。“这一调整以最小投入换取了接续形势的最大改善,确保了矿井长期稳产高效。”生产技术部门负责人表示。

“面对灾害治理与生产经营的双重压力,我们通过科技赋能突破安全瓶颈,通过精益管理挖掘内部潜能,通过系统优化提升整体效能,向内而生、苦练内功,在攻坚克难中牢牢把握了发展主动权。”绿塘煤矿党总支书记、董事、总经理姜二虎表示。面对收官在即的关键时刻,绿塘煤矿将继续保持战略定力,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。